全省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会材料(全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情况的通报)-甘南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beat365下载唯一官方网_必发365手机网页版官网_bst365老牌体育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市场监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管维权 -- 市场监管
        全省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会材料(全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7-09-13 作者: 编辑:    浏览:

        全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情况的通报

        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世华

        (2017年9月12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情况作以通报。

            一、总体情况

            (一)“十二五”期间商标兴省战略实施情况

            2011年以来,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商标兴省战略天水推进会议精神,围绕“品牌经济”新形势,“认牌消费”新趋势,加快部署和推进商标兴省战略。“十二五”期间,全省商标注册保持了15.5%的年增长率,提前两年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所定目标任务。商标品牌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有效注册商标由2010年的16805件增长到34442件,增长105%;中国驰名商标由12件增长到65件,增长442%;地理标志商标由27件增长到57件,增加了111%。

            (二)2016年以来商标品牌战略推进情况

            全省工商(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和工商总局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商标品牌战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牵引和宣传,优化商标品牌战略发展环境。

            报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督促各地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目前,已有兰州、张掖、武威、白银、天水、定西、平凉、甘南、临夏、陇南、金昌、酒泉共12个市州出台政策。白银会宁县、平川区;天水清水县;定西陇西县、通渭县、临洮县;平凉崆峒区、崇信县、庄浪县;张掖甘州区、高台县;庆阳合水县;武威凉州区、天祝县、民勤县;临夏康乐县等地出台新的商标品牌战略文件。加强宣传引导,在每日甘肃网、甘肃商标网、省广播电台开设“甘肃商标品牌战略”专栏;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3·15消费者维权日和5·10中国品牌日搞好宣传活动,依托各省级媒体开展了商标品牌战略系列宣传报道,配合省电视台拍摄了大型口述记录片《品牌之路》并每周播出,较好的提升了全社会商标品牌意识。建立了全省商标发展保护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分别按商标申请量、有效注册数、办案情况排序并通报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了工作落实。

            二是强化服务指导和保障,夯实商标品牌战略发展基础。

            抢抓新一轮商标品牌发展机遇,争取国家总局商标局设立了兰州、天水、酒泉三个商标受理窗口,授权省工商局开展商标质押贷款受理业务,推进了商标业务办理的便利化。创建了“甘肃商标网”,初步建成商标基础信息分类分项查询检索数据平台。加强全省重大经济文化活动商标审查,指导“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注册系列防御性商标。建成“甘肃商标品牌数据库”,加大了商标品牌建设的分类精准指导。筹措专项经费300万元,在全省建立了300个商标品牌指导站,给予每站一万元的补助。推行了企业“商标联络员”制度,推广了兰州市工商局大型商场和专营专卖店商标授权经营管理制度,效果较好,夯实了商标品牌发展基础。建立了全省商标品牌工作QQ群和微信群,及时传播最新政策,刊发商标信息知识,交流各地经验做法,提升了各级商标监管保护水平。指导基层工商局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开阔视野。邀请工商总局商标局在甘肃挂职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指导工作。今年上半年组织全省东、中、西片商标工作座谈会议,加大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力度。建成了“甘肃商标档案资料室”,汇编全国工商系统商标工作系列会议经验材料,采购印发业务书籍资料等共计56000余册(本),统一配发基层全面借鉴、对照操作,推进了业务工作开展。开展了“双打”专项行动,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省双打办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侵犯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涉外商标和“老字号”商标专用权行为。上半年查办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70件,罚没金额288.31万元,营商环境、消费环境和法制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是发挥商标品牌引领作用,助推全省品牌经济持续发展。

            打造“陇”字号农产品整体品牌,制定《关于做好甘肃十个大宗道地药材商标品牌培育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培育发展当归、黄芪、党参、大黄、半夏、甘草等道地药材品牌,平凉、武威、定西等地出台了配套政策。指导各地培育多样化地理标志商标,实现了地理标志产品覆盖全省。定西马铃薯、兰州百合等10件商标参加了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展示,静宁苹果入选全国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拥有兰州百合、秦州大樱桃、平凉红牛、武都橄榄油、和政啤特果等6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推进了精准扶贫。按照省委书记林铎的要求,打造兰州牛肉面独有“百年老店”。经过调研,致函兰州市政府,建议加快兰州牛肉面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按“双品牌”模式,注册了东方宫、马子禄、舌尖尖等兰州牛肉面相关商标157件,做大做强牛肉面品牌经济。目前“兰州牛肉面”已遍布全国并走向海内外,产值近千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华第一面”。支持《莫高窟》《读者》《丝路花雨》等知名文化品牌发展壮大。对接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首位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各地打造敦煌丝路、黄河风情、长城边关、伏羲故里、九色香巴拉、南梁红色旅游等旅游品牌。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商标品牌节、“兰洽会”等节庆会展,扩大商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全省名优产品走出甘肃、走向全国搭桥铺路。在9月1日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兰州市皋兰县被中华商标协会列为全国首个商标品牌服务县域经济试点县。制定“甘肃制造精品”指导目录,培育兰石重装、星火机床、大禹节水等装备制造品牌,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天祝白牦牛、燎原乳业、东乡手抓、玛曲欧拉羊等民族品牌。培育南梁、刘巧儿、会师楼、腊子口等革命老区系列商标品牌,助推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品牌建设。加快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商标布局,与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推进甘肃品牌国际化。

            2016年度,全省商标申请量增幅77.59%,居全国第一,有效商标注册累计41430件,同比增长28%;新增驰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商标5件、国际商标11件,同比分别增长9.2%、8.8%、110%。今年上半年,全省商标申请量10622件,注册量5068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5件,国际商标4件,有效注册商标累计46118件,同比增长23.5%,保持了较快增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社会大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对新常态下商标品牌引领发展的新引擎作用以及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认知不深,商标品牌战略与地方转型升级政策措施有机融合不够,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未很好改观。目前我省商标有效注册量仅占全国的0.37%,平均每35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商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还有10个县注册量仍不足百件,总体数量偏低,差距较大。

            二是商标无形资产流失严重,“丝路花雨”“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兰州马拉松图形”等一批我省特有商标资源被外省抢注;“兰州牛肉面”“静宁苹果”等我省特色名优产业商标侵权冒用问题难以解决等。

            三是我省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少大牌、硬牌和特色品牌,全省只有《读者》一家入围全国品牌500强,尚无一件国际知名品牌。大部分地理标志商标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各地财政支持力度较小,商标质押贷款推动困难。各部门资源和力量相对分散,品牌建设合力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贯彻落实全省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战略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密切联络沟通,积极协调筹划,加强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的调研和指导,推动商标品牌战略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深入贯彻工商总局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意见精神,加大对兰州、天水、酒泉三地商标受理窗口的业务指导,争取总局进一步授权我省更多市州开展商标申请注册和商标权质押贷款受理业务,优质高效服务各类市场主体。

            三是强化商标品牌分类指导,提升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商标规范、科学、高效运用,建立健全“商标品牌指导站”和企业“商标品牌联络员”制度,提升商标品牌公共服务能力。加大支持力度,省工商局将给予每个新建的商标品牌指导站一定的资金补助。

            四是加强商标品牌工作信息化建设,为全省系统提供比较成熟的商标服务软件,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基层所需,依托商标大数据平台,及时发布“全省商标品牌与品牌经济发展信息”,为省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更好的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五是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与各级人民法院协调联系机制,加强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构建商标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长效机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