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2021年11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甘政办发〔2021〕102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若干措施》出台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投融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25号)明确要求“深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告知承诺制,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推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各相关审批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1〕10号)要求“持续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省委、省政府将2021年确定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主要领导多次对数字政府建设、投资建设审批制度改革、项目落地等提出明确要求。近期,科技、金融、财税、人才、土地、公安等各领域均陆续出台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投资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是整个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试金石”,只有成为环境高地,才能成为投资洼地。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布局,全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布局转移,一批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我省。
二、《若干措施》出台的目的
为进一步改善全省投资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提质提标,加快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按照省政府安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住建厅从年初开始酝酿,对标国家各类政策和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分别关于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考核指标体系,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数字政府建设、项目落地的各项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实践成功、获得国家推广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措施、平台等基础条件,推进政策集成和改革创新,研究起草了《若干措施》。在多次广泛征求各地各单位、省属重点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研究机构意见的基础后,报请省政府印发实施,是甘肃省投资建设领域推进“放管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责任书和路线图。
三、《若干措施》中都有哪些便民利企措施
《若干措施》聚焦备案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周期加快项目落地、优化政务服务。
1.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成为“秒批秒办”事项。根据《甘肃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17〕123号),我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为告知性备案,企业提供完整备案信息后,备案机关予以备案。改革后,企业申报备案类项目并作出信用承诺后,系统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项目自动赋码、自动批复,企业可当即下载打印备案证,实现“秒批秒办”“24小时办”“自助办”。
2.企业投资项目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全周期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统一部署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要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已与工程审批系统实现深度融合,以省政务服务网为“总入口”、投资在线平台为“总枢纽”,覆盖全省投资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竣工全周期的“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已初步建成,在全国各省处于前列。新的“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覆盖全省投资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竣工全周期,实现各项审批手续“全程网办”和“零跑动”,项目信息“一次填报、全网漫游”,杜绝了项目申报单位重复填报、多头办理等问题。
3.项目报批实现“掌上办”。积极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在线平台建成上线移动端微信小程序并接入“甘快办”,项目单位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申报项目,在全国处于前列。
4.在试点基础上推广“标准地”改革。省发改委会同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初即印发试点方案,在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开展试点,11个月以来已完成19宗、2125亩“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极大地加快了工业项目落地。在试点基础上,计划在全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全面推广,并于在线平台开辟“标准地超市”,加速改革进程。
5.试行审批事项“帮办代办”。“帮办代办”即由政府先期完成建设用地区域评估并承担费用,加速项目前期工作、减轻企业负担,计划在全省试行,于在线平台开发“招商引资用地超市”,方便企业和政府双向选择。
6.试行“用地清单制”。“用地清单制”即由政府统一提出建设用地技术要点,形成清单发放给土地受让单位,加快前期工作及方案设计。
7.推广项目策划生成。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消除各种规划图斑差异,将各种规划建设要求叠合集成展现在“多规合一”的“一张图”之上。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运行管理,健全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推进房建市政工程项目储备信息与工程审批系统共享,指导各地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开展储备项目前期策划生成,通过“一张图”一次性明确项目建设条件及评估事项要求,明确项目建设管控要求、技术设计要点、审批流程、事项清单和材料清单,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为加快项目后续审批创造条件。
8.推广项目前期辅导。依托工程审批系统开发完善项目前期辅导功能,通过在线平台完成审批、核准、备案后,相关信息实时推送至工程审批系统。通过工程审批系统精准识别审批服务部门,持续提升线上线下统一窗口咨询服务水平,3个工作日内生成“私人订制”式审批服务“菜单”,清晰展示各事项前后置关系,审批流程、办事指南、申请材料清单等信息,方便企业合理安排报批事项和报审时间,实现项目审批服务可预期。
9.推行“不动产登记+市政公用服务”联动办理模式。群众申请办理二手房过户登记时,可同步提交水、电、气、暖、有线电视、有线宽带过户申请。登记业务办结后,系统自动将过户信息推送至水、电、气、暖、有线电视、有线宽带管理部门,相应管理部门依据信息,对申请人的过户申请进行办理。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不动产登记+市政公用服务”联动办理新模式。
10.实行“一费制”清单管理。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费制”综合窗口,根据《甘肃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对项目竣工前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公示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对未公示的收费项目,企业可以拒绝缴纳。改变企业多头多次缴费、费事费力的状况。
四、《若干措施》都有哪些创新
1.因地制宜推进承诺制改革。制定推进信用承诺制改革指导意见及投资建设审批管理事项承诺制审批负面清单,将不能推行承诺制审批的事项列入清单。各市县、开发区可据此,自主决定对清单外的审批事项实行承诺制改革,做到“清单之外可承诺”。进一步规范承诺制审批、容缺受理、代办服务、模拟审批、区域评估,简化图审和验收环节,将承诺制改革推向深入。
2.将信用引入项目管理,全过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国率先将信用监管融入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项目监管机制。一是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对于纳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由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格式规范的信用承诺书,全面建立信用承诺问效机制,信用承诺书和履约状况记入信用记录。二是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在项目立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研究制定分级分类措施办法,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三是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联合奖惩的自动发起响应、跟踪监测、结果上报等协同联动。四是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及时更新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信息,限时办结符合条件的信用修复和异议申请。
3.按照“不来即享”要求,集成各级各类“放管服”成果,全面推行“一张图”“可视化”审批。近年来,我省各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一批审批事项下放管理层级,精简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由于部门层级交叉等原因,各类改革成果较为分散,企业获得感不强。依托全省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开发“一张图”审批,将承诺制、前期服务、各部门“放管服”等各项改革成果集成于“一张图”,动态展示各个环节、时限,责任到人,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最多90天”。
4.数字化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部署。基于在线平台开发“央企合作直通车”模块,推进企地合作;开发“十四五”规划项目库模块,强化项目调度,全景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开发“投资甘肃”模块,将“招商引资用地超市”“标准地超市”“PPP项目”“民间推介”等功能纳入,吸引社会资本;开发市县储备项目库模块,强化项目储备;建设全省宏观经济综合信息数据库,归集各类信息,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研究形成各类大数据产品,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区块链应用,有效发挥区块链的数据使用全程留痕、数据隐私保护、数据确权等技术优势,推动项目信息的安全可信共享,实现各部门和各层级间政务数据的互连互通。
五、《若干措施》如何推动落实
1.分解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套出台了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若干措施》共分为5部分、20项改革任务、51项改革措施,每项措施都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2.制度+技术双线推进。研究制定推进信用承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投资建设审批管理事项承诺制审批负面清单,投资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审批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企业投资项目信用管理办法、“标准地”改革指导意见,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中介服务事项、技术性审查事项“三个清单”等管理办法,建立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政策标准体系。
3.强化考核、督促落实。将投资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推进情况,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专责组,开展季调度、年评价以及督查检查,全力推动方案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相关文档
Copyright© 2019 GNZRM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甘肃省合作市人民街96号 投稿邮箱:tougao@bjpall.com ICP备案号:陇ICP备14000511号-3 甘公网安备:62300102000081号 网站标识码:6230000007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技术维护单位:博达软件